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

党史专栏

首页 > 党史专栏 > 正文

里仁学校与秋收起义

发布者:  时间:2024-12-12 15:26:05  浏览:

文家市是浏阳市南部的一个小镇,这个地处湘赣两省交界处的古镇,因在中国革命史上发生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名扬天下。90多年前,秋收起义失利的三路人马,就是撤退到这里会师,毛泽东在此做出了“转兵”农村的决定,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。

1975年10月1日国庆节时,毛泽东艰难地支撑起垂暮的身体,对身边陪伴他的护士追忆起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所经历的革命往事,首先讲到的就是1927 年的秋收起义。1927年9月9日,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日子。就在这一天,震撼全国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。秋收起义开始的部署是兵分三路,会攻长沙。由于革命处于低潮时期,加之没有广泛地争取群众的配合和战术上的分兵,致使3个团刚刚起义就遭挫败。当时,不要说取得全国胜利,也不要说夺取长沙,就连醴陵、浏阳这样的县城都攻不下。在这关键时刻,毛泽东审时度势,当机立断,作出放弃攻打长沙的决定。并以前委书记的名义,命令各路起义部队迅即到浏阳文家市会合。9月19日,工农革命军的3 个团会师于文家市,全部兵力已由原来的5000人锐减到1500人。当晚,由毛泽东主持,在里仁学校召开了由师团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前委会议。会议集中讨论了部队进军方向问题,前委委员们围绕着部队是“进”还是“退”的问题,各抒己见,展开了激烈的讨论。最后,经过充分的讨论,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,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,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。9月20日清晨,1500 余名起义官兵在里仁学校操坪集合。毛泽东身穿蓝色土布褂,打着整齐的绑腿,脚穿草鞋,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到了队伍前面,向大家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:“大革命已经失败,蒋介石、汪精卫正在疯狂地屠杀工农,革命处在低潮时期。目前敌大我小,敌强我弱,长沙这样的中心城市还不是我们待的地方。我们必须改变方针,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,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,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,发展和壮大革命武装,然后夺取城市,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。”他还形象地说道:“我们现在只有1500多人,靠我们这些人去攻打长沙,那就好比‘叫花子给龙王爷比宝呢’。”接着,毛泽东满怀信心地指出:“这次秋收起义,虽然受了挫折,但算不了什么!胜败乃兵家常事。我们的武装斗争刚刚开始,万事开头难,干革命就不要怕困难,我们有千千万万的工人和农民群众的支持,只要我们团结一致,继续勇敢战斗,胜利是一定属于我们的。”讲到这里,他打了个比喻说:“我们现在力量很小,好比是一块小石头,蒋介石好比是一口大水缸,总有一天,我们这块小石头,要打破蒋介石那口大水缸。我给中国革命‘算个八字’。当前中国革命正处在低潮,但高潮一定会到来的。”9月21日,起义部队在毛泽东的率领下,开始了向罗霄山脉中段转移的新征程。至此,起义部队的进军方向完全改变,由向长沙进攻改为向湘赣边的农村山区进军。

文家市决定转兵农村,这是中国革命从硬攻大城市转向进军农村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新方向。在此之前,世界无产阶级(巴黎公社,十月革命)和中国民主革命(武昌起义,北伐战争)的目标都是以占领城市为起义目标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