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,有一对党员夫妻常被形容为“向蔡同盟”。“蔡”指的是蔡和森,而“向”说的就是向警予。
向警予,原名向俊贤,1895年出生于湖南溆浦县。自幼受父兄影响,追求新知识。1903年,八岁的向警予成为全县第一个入学的女学生。辛亥革命前后,考入常德女子速成师范学堂,1912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,后转学至周南女校读书,改名为向警予,表示对封建势力的警惕和反抗。1915年“二十一条”签订后,向警予和长沙的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演讲,激发民众救国救民的热情。1916年,从周南女校毕业后,向警予怀着“妇女解放”和“教育救国”的抱负,在溆浦创办女学。1919年,在溆浦响应五四运动。同年下半年,加入新民学会,并与蔡畅等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,成为湖南女界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者。12月,与蔡和森、蔡畅及母亲葛健豪等赴法勤工俭学。
在法国期间,向警予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,并表现出非凡的组织和领导才能。1920年5月,向警予为《少年中国》杂志撰文《女子解放与改造的商榷》,将妇女解放与社会改造联系起来。 同月,“向蔡同盟”建立,这是她所主张的“婚姻自决”的具体体现。1920年7月,在蒙达尼会议上,向警予、蔡和森等明确主张实行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,并旗帜鲜明地提出成立中国共产党。之后与蔡和森、周恩来、李立三等在法国组织共产主义组织,被毛泽东称为“我党惟一的女创始人”。
1921年底,向警予因参加法国勤工俭学学生争取“求学权”、“生存权”的请愿斗争,并参加进驻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被驱逐回国。1922年初,向警予加入中国共产党,成为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。7月,在党的“二大”上,向警予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,担任党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,开始领导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。1923年6月,中共“三大”通过了向警予起草的《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妇女运动决议案》,向警予当选为中央委员,担任妇女运动委员会第一任书记。1925年1月,在中共“四大”上,再次连任中共中央妇女部部长。
向警予曾先后主编《妇女周报》,主持上海妇女运动委员会日常工作,领导上海闸北丝厂和南洋烟厂的女工罢工,领导上海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并发表争取妇女权益的宣言,号召并推动建立中华女界联合会,组建“妇女解放协会”,领导上海妇女参加“五卅运动”,担任中共湖北省委党报《大江报》主笔,编辑党刊《长江》等等。她曾先后发表40多篇有关女权解放的文章,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指导中国的妇女运动。
1927年“七一五”政变后,向警予继续留在武汉坚持地下斗争。1928年3月20日,因叛徒出卖,向警予在法租界被捕,5月1日在空坪刑场英勇就义,年终33岁。在走向刑场的路上,向警予仍大声向沿途群众演讲,她用她的一生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、中国革命和妇女解放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。